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

我要做言語治療師!

自從寫blog以來,收到不少有志成為言語治療的人的電郵提問,現在這兒一次過解答好讓大家對這一行有更多認識︰

1) 怎樣能成為言語治療師?
- 過往香港大學言語及聽覺科學學士是本港唯一一個能成為言語治療師的課程,但近一兩年教育學院及理大也有開設言語治療碩士課程,供有志成為言語治療師的人士修讀。聽說最好要有 linguistics/ language/ psychology 等背景。另外也可到澳洲、英國、美國等地修讀言語治療學士/碩士課程

2) 言語治療師畢業後可在哪裡工作?前景如何?
私人/政府醫院 (主要處理吞嚥問題)、特殊學校、特殊幼兒教育中心、本地普通小學、私人診所、大學言語治療學系、教統局也有聘請言語治療師,近年我也見過一些普通幼稚園、私人教育中心也有招聘,另外當然也可以自己開中心自己請自己o(≧o≦)o 晋升機會方面,一般可晋升為部門主管、資深言語治療師等

3) 薪酬如何?
基本上是根據政府scale跳point,私人中心也會有commission等等,part-time的話則以時薪或拆賬形式

另外,建議有志入行的朋友可先到社福機構(協康等)或醫院做義工以增進對此行業的了解 (/≧▽≦)

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如何利用玩具提昇小朋友的溝通能力?

玩具是小朋友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而現在的玩具又愈出愈精美,無論大人和小朋友都愛不釋手!和小朋友玩耍時,家長又有甚麼要注意的地方及技巧以提昇小朋友的溝通能力呢?

1)      放慢說話速度 生活在緊張的都市,我們都習慣了行動快、說話快,然而,用成人的說話速度對小朋友說話,對於言語能力尚在發展中的小朋友來說,卻未必合適。家長對小朋友說話時,宜放慢說話速度,讓小朋友有多點時間消化及作出回應。

2)      和孩子同一高度 在和小朋友說話前,宜坐下或蹲下來,眼睛保持和小朋友同一個水平,維持目光接觸,要知道,目光接觸和身體語言等也是溝通十分重要的部份呢!

3)      觀察及等待 之前在 跟從孩子興趣,讓孩子作主導中也提及過,在與小朋友說話時,我們可以多些觀察孩子的身體語言,跟從孩子的興趣去玩耍,而非用成年人既定的形式去玩,因此,耐心觀察和等待是必須的。

4)      別只顧問問題 作為成年人,在與小朋友玩耍時,我們習慣了不斷向小朋友問問題,如 呢個乜黎架?” “你要乜色呀?,適當的問題是必須的,但太多的問題或會令小朋友有壓迫感,家長可以嘗試用短句描述小朋友玩的情況及東西,讓小朋友多聽多理解,避免問太多問題。

5)      擴張句子 成人可以按小朋友所說,把小朋友的說話連成較長的句子,例如小朋友在玩車時說 車車,行,家長可以說 係呀,車車喺度行

6)      延伸句子 除了加長小朋友的句子外,家長還可以替小朋友所說的補充資料,例如小朋友在玩煮飯仔時說 切蘋果,家長可以說 係喎,你切呢個好大既蘋果喎!


2014年3月30日 星期日

提高語音意識,閱讀英文無難度

語音意識 (phonological awareness) – 聽起來好像是很高深的學術名詞,但其實簡單來說,語音意識是指對語音 (包括音節 -- syllables 與音素 -- phonemes) 結構的認知及聽辨能力。例如,小朋友懂得把vegetables 這個單字分割成 ve-ge-ta-bles 四個音節、懂得把 cat 這個字分成 ca-ah-tah 這三個音素,這些都是語音意識中的重要技巧。

不少研究指出,兒童的語音意識閱讀能力有莫大關係,故從小培養孩子的語音意識,能夠提高他們閱讀英文的能力。那麼如何提高小朋友的語音意識?以下提供幾個簡單的遊戲,家長不妨一試︰

-          家長說出包含兩個或以上音節的英文單字,如 pretty (兩個音節)beautiful (三個音節)caterpillar (四個音節)electricity (五個音節),請小朋友用樂器跟著每個音節的節奏製造聲音,並說出該英文單字的音節數目
-          家長說出簡單音素,請小朋友把這些音素合併成為一個英文字,如 /f/ /ish/ -- fish/h/ /ot/ -- hot
-          家長請小朋友指出一些英文單字的第一個音,如phone 的第一個音是 /f/chip 的第一個音是 /ch/
-          家長教小朋友以不同音素組合成不同生字,如問小朋友 “bat” 沒有了 “bah”音會變成甚麼字?(答案︰at) “hand” 中的 “ha” 音換成了 “bah” 音會變成甚麼字?(答案︰band)
-          以唱歌或說故事形式教小朋友押韻 (rhyming) 的概念,如 dog/frog/logduck/ truck/ luck等,以下提供三段相關故事及歌曲影片給各位參考︰

Hands, Hands, Fingers, Thumb: 
Ducks in the Truck:
Rhyming is so easy:



註︰以上遊戲要求家長有基本的英文拼音及語音知識,如有任何問題歡迎再向 Miss Carley 查詢 J

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寶寶發聲階段大解構

作為新手父母,寶寶的一言一行都會為爸媽帶來無限驚喜和喜悅。特別是第一次聽到BB說 "媽媽"或 "爸爸"時,一定會既興奮又疑惑寶寶是否真的在叫自己,又很期待下一次聽到寶寶的發聲!其實,一般幼兒會在約一歲開始說單字,但在一歲前,已經會牙牙學語,發出吚吚呀呀的聲音,這時候的寶寶正在努力探索自己的口部肌肉,為學習說話作好準備 :) 一般寶寶會經歷以下的發聲階段,但當然,不是每位寶寶的發聲階段都會一樣,而發展快慢亦會有個別差異,故以下指標只作參考用途︰

0-2個月:發出類以"呀"、"啊" 等的聲音
2-4個月:發出類似 "唔" 等聲音
4-6個月:較穩定地說出類似 "爸"、"媽" 等聲音
6-10個月:開始能夠發出 "爸爸"、"媽媽" 等聲音

10-12個月:開始能夠說出其他較有意義的單字,如"餅"、"波"

溫馨小提示︰爸爸媽媽聽到寶寶發出聲音或單字時,記得加以回應 (說 "係喎"、"好"、模倣寶寶的聲音,或者附以點頭、微笑、拍手等身體語言),以正面鼓勵寶寶發聲的行為啊 :) 



圖片來源︰雅虎搜尋

2014年3月19日 星期三

簡易的口部肌肉運動

口部肌肉運動可以有效改善小朋友的發音問題,令小朋友說話更口齒伶俐呢!以下是一些口肌活動例子︰

舌頭︰
Ø   把紫菜或果醬等食物搽在左右口角、上下唇等不同部位,請小朋友用舌頭舐
Ø   用舌頭掂左右口角,動作要愈來愈快
Ø   用舌頭在口腔內打圈
Ø   把舌頭放在上排牙齒後面,把發出 “撻” 一聲
Ø   發出 “啦” “啦” “啦” 的聲音
Ø   小朋友把舌頭伸出,家長用雪條棍頂著,請小朋友鬥大力

咀唇 + 面頰肌肉︰
Ø   搽口唇膏搽在唇上,並請小朋友把唇印印在紙巾上
Ø   發出 “巴” “巴” “巴” 的雙唇音
Ø   谷起面部肌肉,然後放鬆
Ø   請小朋友張大口,家長用手把小朋友的咀合上,要小朋友鬥大力
Ø   要小朋友緊閉咀唇,家長嘗試張開,請小朋友鬥大力
Ø   用咀唇含著飲管,然後左右郁動
Ø   把雪條棍放在咀唇之間,讓小朋友含著, 維持約10
Ø   發出 “呀” “衣” “鳥”等不同咀型的聲音

下巴︰
Ø   把需要咬嚼的固體食物 (如蘋果、甘筍、百力滋、果乾等)切成條狀,放在大牙讓小朋友練習咬嚼
Ø   把咀嚼棒或牙膠放在大牙中,讓小朋友練習咬嚼
Ø   讓小朋友咀嚼香口膠或香口珠

吹氣練習︰
Ø   吹泡泡 如果小朋友吹不到,家長可以嘗試先吹一次,然後把泡泡捉回於棒上,再讓小朋友試試吹走於棒上的泡泡,另外,可以用手輔助小朋友的咀型,或輕按肚子讓其易於把氣送出
Ø   吹紙碎、羽毛、小波、哨子、笛子等
Ø   把飲筒放在水中,請小朋友吹氣至水中有泡泡

吸吮練習︰
Ø   用飲管飲質地較杰的東西,如乳酪、奶昔等,或用彎曲或較幼的飲管以增加其吸吮難度
Ø   把紙巾放在枱面,請小朋友用飲管吸起紙巾
Ø   把冰放於杯中,要小朋友吸吮
Ø   請小朋友用咀唇吸吮放在匙羹上的飲品



更多口肌活動,可參閱協康會出版的 << 兒童口肌訓練親子活動>>

亦可以跟著以下影片和小朋友做簡單的口肌運動呢 :)







用奶咀是好是壞?

近日看到網上一篇關於奶咀的英文文章,值得和大家分享 ^~^︰

小朋友何時才要戒奶咀?奶咀對小朋友是否有負面影響?

無疑奶咀的確可以幫助寶寶安睡及有助安定小朋友的情緒,但奶咀亦有可能導致以下問題︰

1) 用得太多奶咀有可能會令小朋友吸吮母乳的能力下降

2) 小朋友於恒齒長出後如還繼續用奶咀,有機會影響其牙齒的排列

3) 長期使用奶咀會防礙舌頭肌肉的發展,有機會影響發音能力

4) 長期使用奶咀會影響小朋友的咀嚼及吞嚥能力

5) 有些小朋友或許會過份依賴奶咀,而影響其日常生活的其他正常活動


其實,喜歡吮手指或其他東西乃處於口腔期階段的幼兒的天性,且提供了寶寶一個探索環境及穏定情緒的機會。小寶寶在二至四個月大的階段,乃最需要吸吮東西。大部份小朋友於三歲後便會自動戒除奶咀,但有些小朋友亦會於四、五歲仍在使用它。若你的小朋友於三歲後仍未戒除奶咀,那便要開始有行動了!怎樣可幫助小朋友戒奶咀呢?

1) 收起奶咀,讓小朋友不能看見它

2) 家長宜貫徹始終,不能心軟!

3) 開始行動時,可為寶寶設定每天可吸吮奶咀的特定時間,再逐步減少吮奶咀的時間

4) 注意小朋的口腔及牙齒健康亦有助戒奶咀

5) 找出其他可安穏小朋友情緒的方法,避免在小朋友一哭時就給予奶咀

6) 給予小朋友適當讚賞和鼓勵


Ref: Jennifer Vroom, Getting your child off a pacifier, Super Duper Handy Handouts No. 68




圖片來源︰雅虎搜尋

小朋友流口水怎麼辦?

這也是一個家長經常會問的問題。

小朋友流口水其實乃十分正常的事,特別是出牙仔的時候,但當流口水流得太多,或情況持續至牙仔出完後的話,便需要特別處理了 :) 

為什麼小朋友會流口水呢?原因有很多,如口部肌肉敏感度低而未能感覺有口水積聚於口中或不知道口水流出、咀唇較難閉合、頭部及頸部的控制較弱、不懂吞口水、下巴及舌頭的穏定性及肌肉力度不足等,家長可以根據小朋友流口水的原因,嘗試以下方法改善情況︰

1) 口肌敏感度低 -- 用手指、海綿棒、手指刷等按摩口腔內不同位置,及用不同溫度及乾濕度的物件多按摩面部以增強其刺激及敏感度,
教小朋友食完東西後用舌頭掃口腔內剩餘的食物,以加強對口腔的感知

2) 不知道口水流出 -- 如小朋友的理解能力許可的話,可教小朋友乾與濕的概念,可於洗臉、沖涼時教小朋友,當小朋友流口水時,要告訴他 "你的下巴濕左喎",要小朋友自己拿紙巾或毛巾抹掉,以訓練小朋友的自覺性,或可以故意弄濕小朋友的下巴,並要他自己抹咀巴


3) 頭部及頸部控制較弱 -- 改善坐姿、以特別的矯正衣物或椅子改善頭頸制,詳情可諮詢物理治療師的意見

4) 不懂吞口水 -- 教小朋友吞嚥的概念,一起望著鏡子練習咬食物同吞食物的過程,要小朋友摸下自己喉嚨感覺食物吞下時的過程,跟著要小朋友練習吞水或果汁等流質食物,最後可教小朋友係口中無任何食物或飲品的情況下吞自己的口水

5) 咀唇、下巴及舌頭口肌較弱 -- 多做口肌運動,如用飲管飲野 (可以飲些如乳酪等較杰的東西或用些有圈的飲管)、吹泡泡、吹羽毛、吹哨子、用咀唇印唇膏、震動咀唇發出聲音、用咀唇含著雪條棍,以大牙咬雪條棍、以舌頭掂果醬等等,以訓練咀唇、舌頭及下巴的力度及活動能力




圖片來源︰雅虎搜尋

小朋友不喜歡吃東西怎麼辦?

經常聽家長說小朋友不肯吃某些東西,或者不肯咀嚼食物,其實小朋友的咀嚼能力與其口肌能力及發音能力都有密切關係,以下提供一些小貼士予家長參考,以改善此方面之能力

1) 如果小朋友對食物抗拒,家長可以嘗試在餐桌以外的地方與小朋友玩玩食物,例如切薯仔、印薯仔、用果醬、果汁等做顏料印在紙上等等,以減低小朋友對食物的恐懼感

2) 設定小目標,完成目標後並加以奬勵。剛關始的目標宜以小朋友易達到的,例如每咬三啖便可以玩一下玩具,記住一定要貫徹始終!慢慢才提高目標。

3) 與小朋友一起吃他不喜歡的食物,並一起談論吃時的感覺、味道如何等等。家長亦可以發揮創意作一首和這些食物有關的歌或故事去哄哄小朋友。

4) 以小朋友喜歡的食物作為奬勵,例如吃了一樣不喜歡的食物後便可以吃一啖喜歡的食物。

5) 利用小朋友喜歡的卡通人物的餐具




圖片來源︰雅虎搜尋



吹泡泡

簡單的吹泡泡遊戲,也可以讓小朋友從中學習很多不同的概念呢︰

1) 吹泡泡時要小朋友把咀唇 "嘟長" -- 訓練唇部的活動能力及力度,亦可以訓練下巴的穏定性及舌頭縮後的能力

2) 如果小朋友未識 "嘟長" 咀吹泡泡 -- 可以先教小朋友其他圓咀的音如 "烏" "bu"等

3)
學習吹氣 -- 訓練說話和呼吸的協調 (就算幼兒未識說話前都可以用吹泡泡訓練小朋友這方面的能力)

4)
或者小朋友吹完泡泡後,鼓勵他望著泡泡 -- 訓練共同專注及目光接觸

5)
教幼兒或小朋友用手指篤泡泡 -- 可訓練小手指的活動能力

6)
泡泡去到某地方 (如枱面、地上等) 後觸摸它(濕),抺乾後 (乾) -- 教授小朋友乾濕的概念

7)
吹不同大細的泡泡 -- 教小朋友大/細的概念

8)
泡泡吹去不同地方 -- 教小朋友近/遠/上/下等的概念

9)
泡泡去到身體不同地方時 -- 教小朋友各身體名稱

10)
與小朋友輪流吹泡泡 -- 訓練小朋友耐心等候及輪流的概念